汇能网 >油气>石油>

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下发

2018-01-02 17:07:17 来源:《证券日报》

记者了解到,去年12月28日,商务部下发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,首批原油进口配额数量在1.2亿吨,较2017年首批量大增76%。

2018年首批原油进口配额下发 32家地炼获得近八成

其中,32家地方炼厂获批非国营原油进口量在9045万吨,占首批配额总量的75%;11家国有石油公司获批原油进口量在1420万吨;另外一家中国化工集团获批原油进口量在1667万吨。

需要一提的是,2017年,我国地方炼厂新增13家企业获批原油进口资质,主要为2016年四季度-2017年获批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企业。

中宇资讯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10月份,我国独立炼厂原油实际进口量在4030万吨,大部分炼厂均按照商务部分配额度操作原油进口,且完成比例较高,通过测算1月份-10月份独立炼厂已经完成全年分配额度的65%。

这几年,在2016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对地炼放开、国家允许地炼成品油出口等政策红利的支持下,地方炼厂发展势头颇为迅猛。

“地方炼厂进口原油石油权以及原油进口权基本全面并轨运行,原油供应将实现自采自用。”中宇资讯分析师许磊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中国民营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活跃而重要的参与力量,同时也扩大了独立炼厂在国内成品油产业链体系中的影响力,形成主体多元、竞争有序、富有活力的原油进口经营体制,实现了原油贸易管理的创新和发展,同时打破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,以推动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加速。

与此同时,商务部还下发了2018年首批一般贸易成品油出口的配额,尽管同比呈现大幅增长的局面,但仍然没有地方炼厂的身影。

具体来看,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以及中化分别获得674万吨、575万吨、175万吨以及200万吨出口配额,合计汽油、柴油、航煤配额1674万吨, 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成品油一般贸易商出口配额总量1656万吨。

许磊认为,一般贸易出口方式较为灵活且手续简单,出口成本相比来料加工贸易差别不大,未来成为主营炼厂较为青睐的出口方式。但是山东地炼仍无缘出口资质,这对本就饱和的山东地炼汽柴油资源带来一定的冲击。

随着国家大炼油项目的批复以及地方炼厂迅速发展,我国炼化产能过剩局面不断加重。

因此,从2017年5月5日起,发改委已经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。

“2018年首批一般贸易型成品油出口配额超过了2017年全年总和。这是由于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加剧,需要提高成品油出口来应对。”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丁旭还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责任编辑:
相关新闻
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
总监:李锋 窦敬松 主编:王坦 王超 刘鹏伟 于卫华 李路宽 编辑:张东良 张雷 王婷 记者:任志鹏 姜瑞 杨楚 徐静寒 李雪伊

诺邦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:0371-63381238   信箱:9738123@qq.com 媒体合作QQ:9738123 地址:建设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1号楼2单元
电子商务协会 360安全认证 网络报警平台 不良举报中心 中国文明网 无线互联网

Powered by cbskc